2023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個部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氣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網絡完善、規范有序、循環高效的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在此背景下,做好動力電池回收工作,對全面推進汽車電氣化,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研究和積累,賽迪顧問智能設備行業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促進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以期進行研究。
目前,在各部門和地區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已經初步建立,國家政策框架不斷成熟,相關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然而,中國動力電池回收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技術設備、回收網絡和政策體系仍需完善和加強。
一是回收利用政策約束力不足,主要體現在政策條款和技術標準不夠細化,相關條款難以實施。一方面,生產者的責任延伸制度沒有強制約束。雖然規定車企承擔動力電池回收的主要責任,但實際上,新能源汽車出售后,動力電池的所有權掌握在消費者手中,車企無權回收。另一方面,目前退役電池的技術標準覆蓋面比較全面,但細化程度不夠,不同廠家的電池組規格、型號、梯級利用重組不規范等現象依然存在。
二是電池回收網絡不健全。回收網絡的不完善可能導致電池回收效率低下,影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具體來說,一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建立了1萬多個動力電池回收網點,但存在統一建設標準、建設成本高、網點利用率低的問題;另一方面,電池回收渠道混亂,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一些企業采取“高價贏家”的競爭模式,大量電池流入“黑作坊”,正規企業回收的電池數量低于預期。
第三,電池回收工藝水平落后。回收工藝水平不足可能導致金屬回收率低或額外能耗,影響電池回收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比如在預處理方面,目前電池組采用機械設備人工拆卸,效率差,存在安全隱患。在梯級利用方面,需要突破電力衰減機制、重組技術等關鍵技術;在再生利用方面,前端預處理技術多采用整體破碎方式,黑粉雜質多,鋰回收率不理想;后端冶煉技術采用濕法回收技術,能耗高,容易造成污染。
文章來源:http://www.bjxingyerongda.com | 建立,網絡,完善,、,規范,有序,循環,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