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rm id="qvtms"><small id="qvtms"></small></form>
    1. <var id="qvtms"><mark id="qvtms"><cite id="qvtms"></cite></mark></var>

      <nav id="qvtms"></nav>

      中國率先實現鈉離子電池量產

      發布時間:2023-03-15 來源: 未知 瀏覽次數:

      最近,關于鈉電池量產的消息再次引起市場討論。

      江汽集團與中科海鈉聯合打造的行業首款鈉離子電池試驗車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鈉電池研討會”上公開亮相,鈉離子電池進入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的快車道。

      目前,中國率先實現了鈉離子電池的量產。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披露鈉離子電池的相關布局和性能指標,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配套產業鏈也初步形成。根據起點研究,2023年將是鈉電池量產的“第一年”,預計年出貨量將達到12GWh。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進展。

      最近,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鈉離子電池的相關布局進展。

      3月14日,傳藝科技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第一期鈉離子電池項目生產線的貫通調試已經完成,配套設施已經準備好,試生產即將進行。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天賜材料首個鈉電池材料項目已獲項目備案,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公司可以系統地提供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解決方案,包括核心電解質和添加劑以及配套解決方案。

      美聯新材料、七彩化學則宣布,要收購輝虹科技,推動普魯士藍路線鈉離子電池等產業化進程。

      從時間線來看,寧德時代、蜂巢能源、新旺達等電池廠商也發布了鈉離子電池裝載的消息。根據中國商業報告,寧德時代將于今年正式量產鈉離子電池,并將率先應用于A00級汽車。第一輛車是SAIC科萊威改款,項目已經定點。

      蜂巢能源二代鈉離子電池產品正在開發中,預計設計定型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能量密度為135Wh/kg,計劃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160Wh/kg的鈉離子電池開發,預計循環壽命將超過2000周。

      新旺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開發鈉離子電池,整體產品開發進度符合我們的預期。根據此前披露的消息,新旺達的鈉離子電池樣品已經進行了測試和驗證,具體的上市計劃將根據客戶需求確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科海鈉、華陽、鵬輝能源、多氟多、富能科技、新旺達、美聯新材料已公開宣布,鈉離子電池量產能力將在2023年后最快形成。

      浙商證券指出,國軒高新、億威鋰能、新旺達等企業目前正處于鈉離子電池研發和技術儲備階段;派能科技、百川股份等公司處于小試階段;鵬輝能源、同興環保、傳藝科技等。已進入中試階段;寧德時代、維科技、富能科技都有明確的產能規劃,處于量產布局初期。

      鈉電池的應用前景廣闊。

      鈉整體性能接近鋰電池,能量密度略低,但低溫、安全、倍率性能突出。

      就能量密度而言,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鈉離子電池的電池能量密度約為70-200Wh/kg,高于鉛酸電池的30-50Wh/kg,低于3元鋰電池的200-350Wh/kg,但與磷酸鐵鋰電池的150-210Wh/kg重疊,技術進步空間仍然很大。

      在低溫性能方面,與鋰離子電池-20℃-60℃的工作溫度范圍相比,鈉離子電池在-40℃至50℃的溫度范圍內能夠正常工作,在-20℃環境下能夠保持近90%的容量,具有更好的高低溫性能。

      安全性方面,得益于較高的內阻,鈉離子電池在短路條件下瞬時發熱少,熱失控溫度高于鋰離子電池,安全性更高。

      資料來源:華納新材料,橋梁資本產業分析。

      另外,鈉電池的成本優勢也特別明顯。原料端碳酸鈉提取簡單,價格遠低于碳酸鋰。根據中科海鈉的計算,在實現100GWh以上的大規模生產后,每次生產1GWh鈉離子電池的直接材料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低30%~40%。

      總體而言,鈉電潛在需求較大,可率先切入低速電動汽車、通信備電儲能軌道,中長期可應用于動力電池+大儲能方向。

      短期來看,電池門檻較低的領域,如低速四輪車、通信備電儲能等,有望率先應用鈉電。TF證券預計2023年Q2將產業化落地,2023年H2將出貨,2023年H2將出貨5-10GWh。

      從中長期來看,鈉電池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于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根據目前成熟的層狀氧化物正極系統,預計2024年H1將在低端乘用車上增加鈉電量。然而,基于層狀氧化物系統的循環壽命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聚陰離子正極和電解液系統的進一步成熟才能發展到大儲物領域。預計2024年H2以后鈉電將逐步滲透到大儲物領域。TF證券預計2025年鈉電總空間將在100GWh左右。

      對于鋰電產業有什么影響?

      如果鈉離子電池成功實現規模化,成本優勢必然會對鋰電池行業產生影響。目前市場的主流觀點是鈉電池更注重補充和平衡。

      首先,鈉電池必須先工業化,以降低成本。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生產成本仍然相對較高,工業化和大規模生產的時間還沒有到來。未來兩三年,一定的產能可以逐步釋放,性價比會突出。

      其次,循環次數是最大的缺點。從循環次數來看,鈉離子電池一般為2000-4000次,而鋰離子電池一般為4000次以上。鈉電池更換周期短將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

      實際上,未來鈉離子電池的市場空間主要在儲能領域。根據財通證券的研究報告,2021年對鈉離子電池的需求將從0GWh增加到2025年的48.74GWh。到2025年,超過66%的鈉離子電池將用于儲能領域。

      然而,鈉電與鋰電池和鉛酸電池之間的競爭是動態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起點研究CEO李振強認為,鈉電不是鋰電池行業的補充,而是替代品。向上標注磷酸鐵鋰和錳酸鋰電池,向下替代鉛酸電池。如果鋰電池和鉛酸老勢力不全力以赴,將被鈉電新勢力割肉。

      文章來源:http://www.bjxingyerongda.com | 鋰電池回收、電池回收、三元鋰電池、回收1865

      古典综合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