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喊“新半軍”,今年高舉“信運半”。“半”是唯一的生存熱點,新能源和軍工早已成為棄子。
“新軍”和“信運半”的市場是冰火兩重天,而這兩個方向的支持者,大多走的是“我的命由我決定”的路線:
1。
大數據ETF(投資信創產業鏈)的投資者,主要集中在見好就收,一直賣;
二。
鋰電池ETF和軍事領先ETF的投資者,全靠信仰,越跌越買。
總而言之,買跌賣漲,是最近兩個月的主流戰略。
資料來源:Wind資訊的統計日期:
等級掌柜今天想討論一下,曾經跌跌不休的網紅鋰電池(新能源),真的值得抄底嗎?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鋰電池的分析框架。
對于整個鋰電池產業鏈的企業來說,收入來源無非是兩個方面:量&價。
01。
量:
鋰電池的銷量。目前鋰電池的銷量大部分來自安裝在電動汽車上的動力電池,所以如果客官觀察鋰電池的銷量,最好的代理指標是新能汽車的銷量,包括國內和歐美。
02。
價格:
鋰電池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和價格。鋰電池產業鏈最重要的成本是“碳酸鋰”。但是價格端比較復雜,每個環節都不一樣。店主一般會統計每個環節的“單噸毛利”。
除上述兩個關鍵因素外,政策也很重要,但政策的作用,會間接反映在數量上。
圖片:鋰電池產業分析框架。
資料來源:量化級掌柜。
而且這一輪鋰電池板塊大幅下跌,核心原因是“量”和“價”都出了壞消息:
01。
量:
新能車滲透率接近30%,加上補貼下降和燃油車降價促銷,市場開始懷疑新能車銷量能否繼續快速增長。
02。
價格:
幾年前,電池行業是香餑餑,各環節都在擴大產能,擴大兩年后,許多環節都出現了產能過剩,因此開始了一場降價大戰。
然而,這些壞消息也說了,跌也跌了,現在很多做電池材料的公司,股價都回到了去年四月,現在抄底理性嗎?
級掌柜個人認為:板塊很便宜,但是反彈的催化劑還沒有看到。由于“量”仍然不夠。
上周,聯合會剛剛公布了3月份新能車的銷量,數據非常好,略超預期。然而,“數量”的領先指標——電池排產數據非常差,指向4月份新能車銷量不佳。
在電池排產數據失敗的背后,整個產業鏈都在等待碳酸鋰價格企穩下跌。由于上游碳酸鋰價格仍在迅速下跌:
01。
新型汽車公司想要的是:
由于碳酸鋰價格仍在下跌,電池價格仍將下跌,所以我現在不買電池;
02。
鋰電池公司的想法是:
由于碳酸鋰價格仍在下跌,材料價格仍將下跌,所以我現在不買電池材料。
03。
正極工廠想要的是:
如今我不買碳酸鋰,碳酸鋰的價格還會下降。
因此,目前的情況與前兩年完全不同:
前兩年:碳酸鋰拼命漲價,大家拼命提前備貨;
今年:整個產業鏈都是平放爛減少開工,反正需求也不好,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因此,碳酸鋰價格停止下跌并企穩,可能成為本輪鋰電池板塊反彈的先行指標。等待抄底鋰電池的客官可以等待這個信號。
文章來源:http://www.bjxingyerongda.com | 電池回收|鋰電池回收|18650電池回收|汽車電池回收